会议分论坛二:知识与趣味:社会学类专业的课程设计

2020-11-09 16:37:00
教指委管理员
原创

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全国社会学类专业教学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

分论坛二:知识与趣味:社会学类专业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过程渗透着大量的课程决策行为,包含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科书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教育部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主持该论坛的讨论。与会专家和各学校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三个方面交流了社会学类专业课程设计方面的经验和困惑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社会学理论类课程的特点是知识量大、课程内容多、学生对有些知识的理解需要时间和积极体悟。很多老师感觉理论课讲完后,学生似乎并不会使用理论。因而关于理论课程的设计,如何讲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以及内容上如何侧重等问题,与会代表展开了广泛交流和讨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冯喜良老师结合本单位实践谈了两点经验:一是,提高学习兴趣,以赛促学,让学生从问题中探索答案,让学生通过参加大赛来萌发学习兴趣;二是,贯彻实践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高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大学毕业到走入社会的过渡期。

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设计也是不少老师关心的问题。山东理工大学的牛喜霞老师基于自己学校专业的实践经验谈到,信息化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是提升社会工作理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目前她所在的院系已有20余门课程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加入山东省高校慕课联盟,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还被评为省级一流线上课程。具体的做法,一是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教学过程参与者从二元(即教师教、学生学)扩展到四元(即教师教、学生学、作业考试、同辈讨论),增加同辈讨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效果尤其明显;二是开展项目化教学,针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区工作一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课程开始就施行项目化设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选题,学生在学期中以小组形式完成。这样的课程中实践教学占了较大比重(实践占教学全过程的35%左右),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

培养具备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具备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而设置的课程体系,更应体现相应的情怀。山东女子学院的苏海老师提出社会学、尤其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体现四种理念:(1)生活感:注重社会现象,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虽然有些地方院校受限于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但也应立足现状,积极探索锤炼专业教育内容和过程的生活感,引导学生多思考;(2)历史感:即注重学科和课程的历史,在历史的学习和梳理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专业认同,比如整个课程的发展脉络,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搜集信息,完成报告;(3)案例感:案例在专业课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能教导学生学以致用,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效且高效的方法是,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场景、特别是学生自己的家庭社区,做成社区报告,然后做出针对性的方案去解决;(4)实践感:深入田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理论知识的价值和魅力,增强学科认同,尤其适合于社会调查方法类课程。

周飞舟老师对苏海老师提出的四种理念深有感触,回应说其中“生活感”的提法很好。正所谓“人伦日用”,人的德行贯串于日常生活的事事物物之中。周老师还引用费先生的名言:“生活处处是田野”,指出社会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一定要注重实践的教学。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将理论活学活用,提高对生活的感知。实践感也很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在这方面的提升甚至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三、特色学校的社会学专业建设

对于设立在非综合性大学(如财经类、理工类、农业地质类等)中的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如何与主体学科相结合、同时突出自身特色,是他们谋求生存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廖启云老师谈到他所在太原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做法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与学校中强势工科专业的联系,比如设立和发展企业社会工作方向,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活动,比如做老工业区的口述史,老物件的历史整理,新家史的编写等;二是强化应用型文科建设,目前关于养老的名家工作室和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心雨工作室目前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三是发挥本学科优势,为工科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工科学生的文化素养,增长他们的人文学识。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郑中玉老师也谈到他所在的社会学系,身处理工类院校“入主流,办特色”的生存发展策略。首先,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考虑,既要突显自身优势、又要与本校强势工科专业相关联,“网络社会学”和“生活方式研究”,包括休闲、消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入推进就是在课程设计上也对这方面的倾斜。其次,从学校内专业关系的角度考虑,突出服务于工科的作用,医学人类学、建筑人类学等文化素质课,就是与学校方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产物。最后,从谋求专业提升发展的角度考虑,课程设计和研究方向应体现后工业和后人类学的特点,因为社会学是基于工业社会转型而形成的,然而现代社会已不是单纯的工业社会,下一步的课程设置应该有后人类学的、后人类社会的视野,在面向全校的课程上,设立如“网络社会的研究”、“网络民族志”等能吸引工科学生的课程,迎接崭新的社会。

四、问题与困惑

除了上述集中讨论的三个问题,与会的各位专业负责人还提出了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课程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通识课与专业课协调:很多学校反映,教指委规定本科学生四年毕业总学分为150-160学分,而通识教育课程就占60多学分,再除去各种实习,剩下给专业课的学分空间就只有很少。国家对通识教育非常重视,但通识教育的学分占比太大。如何平衡通识课和专业课的关系?怎么体现大学教育中的专业知识?

实践教学的开展:社会学的实践教学主要受限于两方面的困难,一是实践经费有限,二是实习地点难于深入。目前大部分社会学专业的实习,开展的比较好的都是去农村,很少想到城市实习,一方面很多相关实习机会被社会工作挖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城市社区和社会组织很难在短期内融入。与会各位老师都表示迫切期望实践教学安排的好办法分享。

课程思政的深入贯彻:如何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与专业知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如何进行有效且生动的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也是很多学校社会学专业希望能得到指导和经验分享的热门议题。

大类招生背景下的生源保障:目前的大类招生政策也给社会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不小挑战。与会者普遍担忧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招生,如何一起开课?学生出于未来就业打算、或专业学习难度的考虑,而选择转到其他专业,社会学如何留住优秀学生?

对此,各个学校也都在努力探索可行对策。比如,打造特色课程,把有魅力的教师调到大一上课;精炼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出课堂,主动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宣传社会学/社会工作的价值和魅力。山东女子学院的孙旭友老师还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即从出口和入口两方面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入口,指入学后的专业教育,以及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参加的社会实践;出口,指毕业时的意向单位保障,学校会筛选可靠且有潜力的机构对接,之前实习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可以选择直接去工作,双方还会签订薪酬提升协议等。

周飞舟老师最后总结道,上述困惑的症结其实都可归为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问题。很多情况和困扰之所以年年被提到,却似乎总得不到解决,一来,可能是已经在局部、有缓慢的些许改进,只是还没彻底改观而被人们意识到;二来,可能因为这个问题无法一下子解决。政策的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的改良不能操之过急。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将社会学专业越办越好。


阅读: